长三角园区服务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19个城市设有合作机构和城市服务商,数据中心历时八年,精准调研并推进全产业链数据标准化及科学选址决策模型的建立,汇聚海量载体库、政策库、产业库、政府园区库及交易数据库。 推动打造政企沟通的绿色通道,为载体选择、落地关系协调、招商优惠选址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可靠的支持。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指引科技创新发展的“四个面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承接四个面向的重要前沿产业之一,其发展的重要性已成为各级政府、各大机构和平台的共识,也是各级政府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及和想要发展的行业。
生物医药是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主要包括化学药品、中药,以及生物药品。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作为生物经济4大重点领域之一,并对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专门部署。
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生物医药行业可以划分为生物药物、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三个子类,其中,现代中药又分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物药品又分为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等。从产业类别又分为: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研发服务四大领域。
长三角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贡献了全国近30%的产值、30%的药品销售额、1/3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长三角以上海、苏州两大城市为核心,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占比约为30%。从产值规模来看,江苏省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继续领跑全国,规模总量占全国1/8;上海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7617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达6166亿元;浙江、安徽生物医药产值规模也达到千亿级。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各领域大多占全国约30%。长三角医药百强企业占三成,全国医药生物行业上市企业总市值前20名中,长三角占据6名,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复星医药,通策医疗,新和成。医药研发企业百强占30%。全国近30%的药品销售额、1/3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来自长三角地区。截至2020年末,科创板上市申报的64家生物医药企业中,来自长三角的有33家,占比超过50%,其中上海就有15家。
长三角是国内医药创新高地,是国内药品注册申报重要的来源地和集聚地。仅上海的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就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策源地。我国食药监总局每批准3个一类新药,就有1个来自张江。长三角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在全球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