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北麓、江淮之间。东邻庐江,西连岳西、霍山,南界桐城、潜山,北毗金安、肥西,是合肥近邻,长三角纵深腹地,合肥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省会辐射西南的联接带,历来就有“五省要冲,七省通衢,江淮腹地,皖中咽喉”之称。合九铁路、合安高铁、沪蓉高速、德上高速穿境而过,105国道、206国道、237国道、346国道、237省道、241省道、330省道、332省道、454省道、603省道以及四通八达的县乡村公路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水路入巢湖,通长江。县城至南京242千米,至上海480千米,至杭州495千米,至安庆港132千米,至武汉460千米,至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36千米。
舒城是中国龙文化发源地之一,全国十三家梁祝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代有西汉羹吉候刘信、教育家文翁,三国吴军统帅周瑜,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明代南京刑部尚书郑时、吏部尚书秦民悦,近代有被周总理誉为共产党初期情报战线“龙潭三杰”之一胡底、国家政治经济学界泰斗陶因等。时至今天,国际金融学界著名学者、教授滕茂桐,中科院院士刘有成、宋家树、汤涛,工程院院士刘玠、著名作家艾暄等。
舒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游击战争时期,是红二十八军、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的主要根据地之一。1938年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舒城县西南山区东港冲和西港冲。东、西港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的驻扎地,是皖中、皖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中心。1949年4月3日至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临时指挥部短暂设在舒城。
舒城先后发掘过牺鼎、铜壶、龙虎四环青铜鼓座、亚字形锦地钱纹镜、抄手端砚、错银造像镜等国家一级文物,馆藏珍贵文物现有三角雷纹铺首铜壶、神人车马画像铜镜、青白瓷柱子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套),二级34件(套)、三级865件(套)。
舒城有花城遗址、汉代水利工程七门堰、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韦家大屋、清代古建筑褚氏祠堂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列为省级11处,市级3处,县级24处。